从Amazon echo看成功产品的共性
近年来,随着kindle电子书和Amazon Echo的热销,Amazon终于摆脱了其在智能硬件端因手机FirePhone失利带来的阴影。先不说kindle成为电子书的代名词,Echo也作为现象级产品成为智能音箱的领航者。随着Echo的大卖,Google、微软、苹果、京东等巨头竞相跟进,一时间智能音箱领域战火纷飞炙手可热。
网上有很多人都在分析Echo的成功之道,有说是因为功能好用、生态开放
的,也有人站在技术发展的角度说是因为亚马逊踩对了Iot这个风口
的,更有人说是基于人类信息获取模式进化
红利的,还有说Echo是AI交互的必经之路
的......这些论断不可谓不对,甚至都非常有道理。毕竟术业有专攻,立意不同观点也不尽相同。而我今天要讲的,是从产品对用户需求解决的流畅度
上来分析Amazon Echo的成功。
产品就是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
相信每一位产品经理都经历过产品刚需分析评估,通过需求评估来确认你即将开发的产品是否有必要,评估你即将开发的产品到底是刚需还是伪需求。经过无数产品经理的摸索总结,产品即场景
成为产品经理的信条之一。而这些信条也缓慢营销到越来越多的职业,包括但不限于市场和营销。于是,沉浸式购物体验
、场景化还原
等术语开始越来越多的被营销从业者总结引用。接下来,我会基于这个纬度来分析Amazon新近推出的智能硬件为什么会火。
在讨论kindle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一个前提——阅读是人类提升认知的重要途径,是全人类的刚需。而这恰恰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Amazon Echo为什么会以音箱形态出现的原因。在美国,音箱是家庭的必需品,它的需求量非常大,你无需花费巨大的时间或金钱来对该品类进行教育,因为它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且一直需求不减。
这时候可能会有人为,那为什么亚马逊的FirePhone就失败了呢?它也是高频刚需啊!这个其实脱离了我今天想讨论的主题,因为要解答FirePhone失败的原因,不光要讲产品,还涉及到了营销层面的东西,特别是蓝海和红海两种情况需要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这个回头空了,我会结合苹果iPad的销售策略一块来分析,当然你也可以通过留言或邮箱提前与我交流。
成功产品是解决方案的优化升级
上面讲到kindle的成功是电子书对纸质书的替代,小巧、便携、护眼、易储存、经济实惠的电子书代替了不便于携带、占地方、相对昂贵的纸质书,这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因为它是对用户看书这个需求解决方案的优化升级。
无独有偶,我们看国内的大疆无人机,其是对直升机配合人的航拍及大型无人机两类需求场景的优化升级。相对于直升机航拍和大型无人机,大疆提供了更轻量的、准入门槛及成本更低的、操作更简单的解决方案。
那反观美图手机+柔光自拍,这些火爆的产品和功能则是对拍照后需要专业人员用PS修图需求的优化升级;网络机顶盒是对不稳定的电视棒、付费的IPTV和有线电视进行了免费、稳定的优化升级。
纵观以上产品,它们的共性就是——切入的市场是本已存在的、证明有刚需的领域,然后以优化后的方案居高临下的对原有解决方案进行摧枯拉朽的降维打击,实现了对原有需求解决方案的优化升级。
爆款产品是高频需求的迭代重构
有存在价值的产品必须满足用户某场景下的需求,而成功的产品则是对该需求解决方案的优化升级,那么我认为——爆款产品就是能满足众多需求场景中的、最高频需求场景的、解决方案的迭代重构。
那么现在我们再来看今天的主题,如果我说Echo look切的是人们高频需求的穿衣镜,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对,你没看错,以前你出门前不仅需要在穿衣镜前搔首弄姿,还可能会问你的朋友家人是否好看。而这些需求,都能被Echo look完美替代,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Echo look除了可以让你在手机上看到你的穿衣打扮外,还提供评比打分,最重要的你的照片还可以被存储分享。自此,不用烦劳他人,无需纠结到底对方说的是否正确,因为大数据和智能应用告知你,这就是最好的。
同步,我们再来看为什么高铁会干败马车?为什么iphone一代会遭万人空巷抢购?为什么Email会干掉千里飞鸽传书的信件?为什么支付宝、微信支付会侵蚀现金使用份额?背后的原因就是这类产品实现了对高频需求的迭代重构。
豌豆荚创始人王俊煜在一篇关于 Echo 和 Google home 的使用体验文章中提到,要养成新的交互习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新路径比旧路径要短得多,新路径的成功率足够高,新路径失败后的损失足够小」。现在看来,这何尝不是对产品成功的另外一种评判标准?
归根结底,产品存活的基础是有刚需,好的产品能对刚需进行从量变到质变的优化,而爆款产品除了占据高频需求还需要对需求解决方案进行迭代重构。
文章评论(0)